1、管体屈服载荷
管体只承受轴向载荷时,使管体应力达到其钢级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时承受的轴向载荷,可按如下公式计算:LY=0.3204×(D-tmin)×tmin×Y;其中:LY=管体屈服载荷(kg);Y=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(MPa);D=规定的外径(mm);tmin=最小壁厚(mm)。
2、管体抗拉强度
当管体只承受轴向载荷时,使管体应力达到其钢级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时的轴向载荷,可按如下公式计算:LT=0.3204×(D-tmin)×tmin×T;其中:LT=管体屈服载荷(kg);T=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(MPa);D=规定的外径(mm);tmin=最小壁厚(mm)。
3、屈服强度、抗拉强度
屈服强度(yield strength)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,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。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(如高碳钢),规定以产生0.2%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,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。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,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,无法恢复。
抗拉强度(tensile strength)是金属由均匀形塑性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,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。抗拉强度即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,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,变形是均匀一致的,但超出之后,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,即产生集中变形;对于没有(或很小)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,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。
·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强度(应力值)。
· 屈服强度是材料弹性阶段承受的最大强度,或进入塑性前承受的最大强度。
· 在材料拉伸曲线中,抗拉强度是最高顶点应力值,屈服强度是曲线起始阶段直线段完结时的应急值。
· 抗拉强度表征的是材料最大承载能力,屈服强度表征的是材料对抗塑性变形的能力